馬可福音第 9 章

1. 耶穌就對他們說:『我實在告訴你們,在這裏站著的、一定有人在沒有嘗著死以前、就可以看見上帝的國帶著能力來臨。』

2. 過了六天,耶穌帶著彼得雅各約翰,領他們上了高山,單獨地另在一處。在他們面前他變了形質了:

3. 他的衣裳閃耀發光,極其之白;地上漂布的沒有一個能使它白到那樣。

4. 以利亞摩西現給他們看見;跟耶穌一同談話。

5. 彼得大聲對耶穌說:『老師[註]希臘文作「拉比」,我們在這裏真好:容我們搭三座棚吧:一座給你,一座給摩西,一座給以利亞。』

6. 他不曉得該說甚麼;因為他們非常懼怕。

7. 當下有一朶雲遮蔽著他們;從雲中有聲音說:『這是我的兒子、我所愛的[註]或譯「這是我的兒子、那蒙愛者」,你們要聽他。』

8. 猝然間周圍一看,他們再也不見一人,只有耶穌獨自同他們在一起。

9. 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,耶穌叮囑他們、非等到人子從死人中復起以後、不要將所看見的向人敘說。

10. 他們就將這事守祕密,彼此討論從死人中復起是甚麼意思。

11. 又詰問耶穌說:『經學士為甚麼說以利亞必須先來呢?』

12. 耶穌對他們說:『「以利亞先來、復興萬事!」那麼那指著人子、說他該受許多苦、並被藐視、是怎麼記載的呢?

13. 其實我告訴你們,以利亞已經來了,人竟任意而待他,正如經上指著他所記載的。』

14. 耶穌到了門徒那裏,看見一大群人圍著他們,經學士正對他們辯論著。

15. 全群的人一看見耶穌、都非常驚訝,就跑上前去,給他請安。

16. 耶穌問他們說:『你們對他們辯論甚麼?』

17. 群眾中有一個人回答他說:『先生,我帶了我的兒子來見你;他有不能說話的靈在身;

18. 無論在哪裏,靈一抓住他,就把他摔倒;他便流著口沫,咬著牙齒,枯乾下去。我請過你門徒把靈趕出來,他們卻沒有力量。』

19. 耶穌回答他們說:『噯,沒有信心的世代阿,我跟你們在一起要到幾時呢?我容忍你們要到幾時呢?帶他來找我吧。』

20. 他們就帶他來找耶穌。一見耶穌,靈立即使他重重地抽瘋;他便仆倒在地上打滾,直流口沫。

21. 耶穌問他父親說:『這病在他身上發作了多少時候了?』他說:『從孩童時候;

22. 靈就屢次把他扔在火裏水裏要滅他。但是你若能作甚麼,求你援助我們,憐憫我們。』

23. 耶穌對他說:『「你若能」!在信的人、凡事都能呀!』

24. 孩子的父親立即喊著說:『我信;援助我的不信哦!』

25. 耶穌看見群眾一同跑上來,就斥責那汚靈,對他說:『不能說話和耳聾的靈阿,我吩咐你從他身上出來,再不要進去。』

26. 他喊叫,大大地抽瘋,就出來了。孩子就像死人一般,以致眾人都說:『他死了。』

27. 但是耶穌握住他的手,扶他起來,他就站起來。

28. 耶穌進了屋子,門徒私下問他說:『為甚麼我們不能趕它呢?』

29. 他對他們說:『只有用禱告[註]有古卷加「和禁食」一語;若不然,這一族類就總不能出來。』

30. 他們離開那裏,經過了加利利;耶穌不願意人知道;

31. 就教訓門徒,對他們說:『人子必被送交在人手裏;他們必殺害他;被殺以後三天,他就要復起。』

32. 門徒不明白這話,又怕問他。

33. 他們來到迦伯農。已經在屋裏,耶穌問他們說:『你們在路上議論甚麼?』

34. 他們不作聲;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辯論著誰最大。

35. 耶穌就坐下,叫那十二個人來,對他們說:『人若想要做首先的,他就該做眾人之末後的,做眾人的僕役。』

36. 於是領一個小孩子來,叫他站在他們當中;又拿手臂圍著他,對他們說:

37. 『凡為我名的緣故接待一個這樣的小孩子的、就是接待我;凡接待我的、不是接待我,乃是接待那差遣我的。』

38. 約翰對耶穌說:『老師,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,我們就禁止他,因為他不是跟從我們的。』

39. 耶穌說:『別禁止他了;因為沒有奉我的名去行異能、而能輕易誹謗我的。

40. 因為不敵我們的、就是助我們。

41. 凡因你們有屬基督的名、就給你們一杯水喝的,我實在告訴你們,他一定不失掉他的賞報。

42. 『凡使這些信的人的微小者之一絆跌的,假使一塊驢牽的磨石掛在他的脖子上,丟在海裏,這對於他倒好呢。

43. 倘若你的一隻手使你絆跌,把它砍掉吧。你殘廢了進入生命,比有兩隻手而往地獄[註]或譯「垃圾坑」;希臘文作「欣嫩子谷」裏,入那不滅的火裏倒好呢。

44. 此處有古卷有四十四節:「在那裏他們的蟲子不死,那火也不滅」

45. 倘若你的一隻腳使你絆跌,把它砍掉吧;你瘸腿進入生命,比有兩隻腳而被丟在地獄[註]或譯「垃圾坑」;希臘文作「欣嫩子谷」裏倒好呢。

46. 此處有古卷有四十六節:「在那裏他們的蟲子不死,那火也不滅」

47. 倘若你的一隻眼使你絆跌,把它去掉吧;你獨眼進上帝的國,比有兩隻眼而被丟在地獄[註]或譯「垃圾坑」;希臘文作「欣嫩子谷」裏倒好呢。

48. 在那裏、其蟲子不死,那火也不滅。

49. 因為各人都必須被火所醃。

50. 鹽是好的;但鹽若成了不鹹的,要用甚麼來調味呢?應當有鹽在你們中間;應當彼此和睦。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