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 倘若亚伯拉罕是因行为称义,他就有可夸的,但是在神面前他一无可夸。
5. 但那不做工的,只信那位称不敬虔之人为义的,他的信就算为义。
9. 如此看来,这福只加给那受割礼的人吗?不也加给那未受割礼的人吗?我们说,因着信,就算亚伯拉罕为义。
10. 那么,这是怎么算的呢?是在他受割礼的时候呢?还是在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呢?不是在受割礼的时候,而是在未受割礼的时候。
11. 并且,他受了割礼的记号,作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因信称义的印证,为使他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,使他们也算为义,
12. 也使他作受割礼之人的父,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礼,而且跟随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未受割礼而信的足迹的人。
13. 因为神给亚伯拉罕和他后裔承受世界的应许不是借着律法,而是借着信而得的义。
14. 若是属于律法的人才是后嗣,信就落空了,应许也就失效了。
15. 因为律法是惹动愤怒的,哪里没有律法,哪里就没有过犯。
16-17. 所以,人作后嗣是出于信,因此就属乎恩,以致应许保证归给所有的后裔,不但归给那属于律法的,也归给那效法亚伯拉罕之信的人。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、使无变为有的神,在这位神面前亚伯拉罕成为我们众人的父,如经上所记:「我已经立你作多国之父。」
18. 他在没有盼望的时候,仍存着盼望来相信,就得以作多国之父,正如先前所说:「你的后裔将要如此。」
19. 他将近百岁的时候,虽然想到[注]「虽然想到」:有古卷是「不顾念」。自己的身体如同已死,撒拉也不可能生育,他的信心还是不软弱,
20. 仍仰望神的应许,总没有因不信而起疑惑,反倒因信而刚强,将荣耀归给神,